什么是脑血管病?
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闭塞、破裂、畸形等病变造成脑循环异常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,即人们常说的"中风"或"卒中"。中风可分缺血性中风(脑梗塞)与出血性中风(颅内出血)两类。缺血性中风一般起病缓慢,大多由于血液粘度升高、血栓形成所引起。出血性中风又称脑溢血,起病比较突然,头痛、恶心、呕吐为先兆症状。引起中风的危险因素概括地讲有"七高",即高血压、高胆固醇、高血糖、高体重、高脂血症、高尿酸、高胰岛素抵抗等。因此,作为脑血管病的易发人群--老年人一定要对此病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秋冬季老人的易发病
秋冬季节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,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等病的人更增加了突发脑血管病的危险性。据统计,50%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秋冬季节。为什么秋冬季节脑血管病多发呢?一是秋冬时节气温气流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,气温偏低,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,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,全身毛细血管收缩,使心、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,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。二是秋冬时节气候干燥,人体消耗水分多,容易造成体内缺水。缺水后,血液粘稠,血流减慢,还会因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脑中风。三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,也很容易成为脑中风的诱发因素。因此,老年人在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如何有效防治脑血管病?
要做好预防脑血管病工作,应做到以下四点:第一,对于高血压病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、动脉硬化等病的老年患者应该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正规科学的治疗。第二,科学安排生活,注意劳逸结合,避免情绪波动,如生气、激动、焦虑、悲伤、恐惧、惊吓等。第三,改变不良生活方式,增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,如爬楼梯、散步等。调整饮食结构,做到不吸烟,不饮酒,不吃脂肪含量高的动物食品,饮食应做到清、淡、熟、软。第四,一旦发生言语不清,一侧肢体麻木、无力、突然发生视力下降、失明、剧烈头痛、眩晕等症状,要及时到医院检查、诊断、治疗。
脑血管病的康复。
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相比,后者危害性更大,老年人一旦发生出血性中风(脑溢血)后,很容易丧失肢体功能、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,所以病人家属要配合病人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康复训练。
语言功能康复重点要训练患者口头表达能力、听力理解能力、文字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。具体做法为:结合日常生活经常和患者进行交谈,让患者看一些简单的文字和图画并进行复述,有的老人中风后不能说话,但还能唱歌,对此要大力鼓励,可让老人写写家人的姓名及简短的句子。
运动功能康复该项训练应注意:老人中风后只要生命体征稳定,就应及早进行肌肉按摩及关节被动运动,急性期过后要鼓励病人自主活动,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。
总之,中风患者语言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快慢、优劣,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关心程度。
康华长乐老年公寓为需要护理的老年朋友提供专业、安全、人性化的护理服务,“替子女尽孝、为政府分忧、让老人安享晚年!”是康桦人的使命!把需要护理的老人交给我们,是您最佳的选择!